• 會員大會
  • 50週年餐會
  • 2023七星山會師
1 2 3
山域知識 > 登山醫學小常識

本文摘自北縣山協第73期 李育青醫師 撰述
 

 

迅速反應和施救的要件:
在從事山野活動時,必需先有一個認知,那就是大自然本身不會照顧我們或是讓我們覺得安全與舒適,而且自然界力量之大是超乎想像的.我們要接近它,就 必須 有萬全的準備,如果等到意外事故時,再去想該怎麼辦已經太遲了.有些準備工作是 在山下就必須開始做的,有些是在旅途中要做的.這些充分的準備工作是為了避免傷害或是一旦傷害發生時,能迅速而有效率的反應及施救.除非有隨隊醫生,一般 不建議使用抗生素或其他醫師處方藥,以免因不知其副作用產生不良反應致延誤病情

心理的準備:
為了因應大自然無情的外在環境所可能造成的傷害,行前必須對急救常識有充份的認知,並對活動的地區有充足的資料和計劃.如選領隊,討論及決定路線,調查氣候及路況,了解隊伍成員的能力和決定必需 的器材裝備等.體能和技術的準備: 健康狀況良好,並備施救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平常就該多吸收這一方面的知識並時時演練,直到熟悉(如:心肺復甦術'外傷救護等)
團體的準備:
行前每一位隊員必須一致同意所要走的路線並共同分擔團體裝備,領隊必須熟識隊中具有急救常識和能力的人,或有特殊疾病及體能狀況的.活動中,所有的隊員都必須想想可能的撤退路線,可能的露宿地點及萬一有人生病受傷或迷途時,可能的應變措施,時時提醒自己,有備無患.
器材的準備:
*團體器材---必須扱帶足夠使所有隊員度過最惡劣狀況的裝備.
*個人器材---每個人身上必須有一套足夠安然露宿一夜的裝備.
(=個人求生必需裝備=)
#詳細的地形圖  #指北針  #手電筒或頭燈  #備份的食物 #蠟燭或火種
#太陽鏡或遮陽屏  #小刀  #防水火柴  #急救包  #水壼  #簡易帳篷
#地布  #備份的衣物(包括雨具) #求生紙  #發訊裝備(反射鏡'哨子等)

**特殊狀況的緊急救護**

高海拔產生的影響:

高山病

#迅速地上升至海拔2500公尺以上,容易引起高山病.
#高山病對攀登者來說,可能無關緊要,也可能是致命的威脅.
#高山病的發生無法預測,也可能在任何高度,發生在任何攀登者身上(不管是體強或體弱的).
#高山病的發生和氧氣和氣壓的減少及對腦部血流的影響有關.
#最常見的主訴症狀是喉嚨痛和不停地咳嗽.
#比較嚴重的高山病可分為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肺水腫及高海拔腦水腫.
#因高度變化產生的疾病其緊急救護的首要目標,就是儘速降到較低海
 拔的地區.

(1)急性高山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徵候********
#難以入睡  #呼吸形態反常(尤其在晚上睡覺時)  #休息時快而強的脈搏
#嘔吐    #手或臉部腫脹          #尿少及色澤暗

**症狀**
#輕到嚴重的頭痛 #肌肉乏力或悶痛 #食慾不振'噁心 #嗜睡  #呼吸急促

*急性高山症的緊急救護*

#儘量試著作規律的深呼吸,但如果感到昏昏欲睡或噁心就停止.
#放慢行進的步伐.
#多補充水分,在高海拔地區,脫水和高山病常有關連.
#阿斯匹靈或普拿疼可以服用,可減輕頭痛.
#如果症狀嚴重到會影響行進時,就休息.
#如果症狀惡化到難以忍受,降到較低海拔處

(2)高海拔肺水腫(HIGH ALTITUDE PALMONORY EDEMA)HAPE

#肺水腫是液體滲漏到肺泡中,導致呼吸困 ,這是一種嚴重而必須立即處理的狀況.------**下降!下降!下降!**-----
#HAPE早期的症狀類似AMS,但如果有持續的咳嗽(不管休息或運動時),可視為早期肺水腫的徵兆.
#發生肺水腫的唯一處理方式是下降至低海拔處,如無法立即下降,則必須使用氧氣輔助呼吸取(必須有受過訓練之施救者方可).

********徵候********
#先時乾咳,後來漸漸有痰,最後痰會呈粉紅色.  
#肺中因積水而有囉音(咕嚕咕嚕聲).
#脈搏快速,超過120次/分. 
#末期時,患者意識不清,產生幻覺. 
#最後患者昏迷,並在六至十二小時內死亡.

**症狀**

#頭痛 #噁心及食慾不振 #昏昏欲睡 #焦慮不安 #虛弱及倦怠 #呼吸困難

*高海拔肺水腫之緊急救護*

#下降!  #下降!  #下降到肺水腫初期發現時的低海拔處.
#如果無法立即下降,必需嚴密監控患者情況,看是否呼吸困難(特別是夜晚時).
#如必須時, 用輔助呼吸裝置(如:氧氣).

(3)高海拔腦水腫(HIGH ALTITUDE CEREBRD EDEMA):HACE

#在輕微高山病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後,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或徵候,再經過約 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就會出現腦水腫的特殊徵候.
#腦水腫的症狀與徵候包括迷惑'幻覺'方位錯亂等,步行或其他協調性的活動也會變得困難,有時患者會整天躺在帳棚內,不起來吃東西,不說話也不解小便,如果不及時處理,患者會在十二至二十四小時內陷入昏迷狀態.
#HACE的唯一救護方式也是下降較低海拔處.

(4)高山病的預防:

#採階段性的上升至高海拔處,讓身體有間適應.
#爬慢一點,在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地區,最好上升300公尺,就有一天的時間去適應新高度.
#到達預定的高度後,充分地休息,在最初的二十四小時內不要有劇烈的活動.
#如果攻好幾座山峰,最好下降至最低海拔處睡覺.
#多喝水,必需喝的比解渴的量還多.
#食物要吃得夠以保持一定的體能.
#當一開始有嚴重的頭痛,持續地咳嗽或意識不清的徵候出現時,立刻下降至較低海拔處.
#避免喝酒或咖啡,因為它們會使身體脫水並防礙呼吸.
#有身孕的婦女爬高山必須詳細請教醫師各種可能的影響.
*註* .李育青醫師為馬偕醫院的主治大夫.

 

登山醫學常識 (二)        

***拉傷(STRAINS)
拉傷是肌腱過度伸展或肌肉使用過度所造成的.拉傷可能是急性的(例如發生於不尋常
的激烈運動)或慢性的(例如一再地過度使用肌肉後所形成的).(拉傷)和(扭傷)這二者是
兩種不同形式的傷害,因此不可彼此互代使用.A.M.A運動醫學委員會的運動目錄中認定
拉傷是指肌肉---肌腱單位受傷而言,扭傷則指韌帶受傷而言.這些構造是十分不同的:

肌肉---肌腱單位包括一個動力元素,而韌帶基本上是一個固定者.
在急性拉傷,病人會遭受到突發的'劇烈的'無法忍受的疼痛(例如在奔跑時).突發的疼痛
會消除,但局部仍會有壓痛感.強迫性的伸展受損部位會誘發不適,水腫會快速發生,瘀斑
可能在幾天後出現.
慢性拉傷的症狀在過度活動後的幾個小時是不會出現的,症狀的發生是漸進的.通常受損
部位會感到僵直和酸疼,且當觸碰時可能會有擴散全身的觸痛感.腫脹'瘀斑和失去功能是
不會發生的.
慢性拉傷不需要特別的治療,但局部熱敷可令病人更加舒適.急性拉傷需要休息且可能需
要以夾板固定.受傷後立即給予冰敷24至48小時,可減輕腫脹.用熱如果可增進病人舒適,
冰敷後可給予熱敷.如果可增進病人舒適,冰敷後可給予熱敷.如果肌肉完全斷裂,手術修
補可能是必須的.
在癒合過程中(這需要4至6星期)受傷部位的移動必須是微小的,活動決不可以大到引發
症狀,例如腫脹'疼痛.在成熟的結痂組織形成後,這部位才可開始施行漸進性的運動,在復
健期間應避免過度的活動.


***扭傷(SPRAINS)
扭傷是指過度用力使韌帶纖維或它們的附屬物受到某些程度的損害所造成韌帶的損傷.
扭傷可分為輕微的(1度),中度的(2度),或嚴重的(3度)等種類.在輕微的扭傷,有少許纖維斷
裂,但功能並未喪失,保護在這時是很重要的,以預防因缺乏韌帶強度而使韌帶更進一步
地斷裂.
在嚴重的扭傷,不論是韌帶本身或它的附屬物均已完全斷裂.很多完全斷裂的病例需要手
術修補,使韌帶末端相接近是很重要的,這可確保韌帶的強度和穩度.
在受傷後會產生壓痛感,最初只是局部的,後來即會擴散開來.其他症狀還有腫脹'劇痛'變
色'活動不自如(關節的活動和功能受到限),以及無力.在受傷後無力的情形可能不是很嚴
重,但是它可能會持續2到3小時之久.
X光片會顯示出軟組織腫脹但無骨和關節受損的現象. 立即的治療包括抬高受傷的關節
和應用冰敷.(不要讓病人受損的部位維持下垂的姿勢或浸泡在熱水內.(關節可利用以下
的方法來固定
(1)用夾板固定關節於一個舒適的姿勢和使用彈性繃帶,例如A牌繃帶;或
(2)利用石膏模型(如果扭傷是嚴重時).上石膏可協助韌帶末帶相接近和可淢輕疼痛.如果
使用Ace彈性繃帶,應溫和地應用不要過繄.

 

***包紮應遵守的原則
1.選擇乾燥'清潔'縫邊平整無皺褶之繃帶;若使用潮濕的繃帶包紮,一旦繃帶乾燥後便會
 收縮,將增加包紮部位之壓力.
2.維持病人舒適及保持肢體在功能位置;包紮部位需有適當的支托.
3.包紮者應站立於包紮部位之前方或側方.以方便包紮及注意是否整 齊美觀,並應隨時
 觀察病人的反應.
4.包紮部位之皮膚必須清潔乾燥,若包紮骨突處,因其較易受摩擦,應墊以 棉墊或合適之敷料.
5.若包紮部位有傷口,須先清潔傷口,以無菌敷料覆蓋,再加以包紮,避免繃 帶直接與傷口接觸.
6.包紮時,包紮者手持繃帶,雙手交錯地使用.
7.包紮時,應逆人體循環方向,即繃帶自下方往上方'遠端往近端地包紮.
8.進行各種形式的包紮前,繃帶須先定帶,以避免繃帶於包紮完畢時,自起 點滑出.
9.包紮時,不可一次放開太多繃帶捲,避免包紮不便及繃帶掉落.
10.繃帶每包覆第二周時,應覆蓋前一周之三分之二,而露出三分之一(一般 露出部份以不
 超過二分之一為宜).
11.包紮肢體時,宜露出肢體末端,便於觀察,一旦發現顏色變紫'變白或覺刺 痛'麻木等,應鬆
 開繃帶,再重新包紮.
12.捲軸繃帶包紮之周數應適可而止,不可多纏繞;因多纏繞繃帶不但耗費時 間'精力'材料,
 且易引起繃帶之壓力不均,令患者感到不適.
13.繃帶包紮完畢,應避免於下列各處結帶固定:
 (1)傷口或炎症區內. (2)骨突處或關節處. (3)肢體內側. (4)易受壓或摩擦處.
14.各部位包紮所使用的壓力,依包紮部位情況及目的而定,不宜太鬆,使敷 料易脫位而無
法固定;亦不宜太緊,致妨礙包紮部之血液循,引起組織壞 死.

 

***繃帶包紮 **彈性繃帶的使用
使用彈性繃帶可以提供固定'支持及降低腫脹.通常它們是由肢體遠端向著軀幹纏繞包紮,
但手指及腳趾應露出來不包紮,以利神經血管的評估.繃帶的使用要牢固但千萬不要太緊,
每一次包紮要和其他的維持相等距離,以提供相等的壓力.
在繃帶包紮前要先有神經血管評估的基本資料,在使用十五分鐘後重覆評估一次,以後
在使用期間,則每四小時評估一次.以案主患肢或受傷部位之大小取用合適寬度的繃帶,
例如下肢使用四吋的,大腿使用六吋的,手及前臂使用三吋的,小孩則使用二吋之繃帶,除
非其他的需要,否則至少每八小時除去繃帶,以評估是否有過多的壓力或皮膚受刺激,並
提供皮膚護理.



【報名匯款】戶名:新北市山岳協會,國泰世華正義分行,帳號:271-50-603210-9
辦公時間:每星期二、四晚上7:00-9:00 郵政信箱:22099 新北市板橋郵政52號信箱 
地址:22049 新北市板橋區陽明街76號5樓(離新埔站 3~5 分鐘路程。)  Email:services@thma.org.tw
電話:02-22500059、22501129、22501126 留守專機:0919-309020、0919-309039 傳真:02-22502159